来源:hth棋牌 发布时间:2025-08-30 20:11:08
央视网消息(记者 徐偲)湖南省常德市崇德路158号,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。
9时许,金健粮食工业城已是一片繁忙景象,满载袋装米的重卡鱼贯驶出,车身上“金健”标识醒目。中转仓内,仓库管理员正仔细校对出库信息,身后,高耸的货架如同丰收的梯田,“桃花香米”“星2号米”“顶佳泰香米”等各种类型的产品正静待发往全国各地。
“我们的产品已经覆盖全国2800余个大型商超,省会城市覆盖率100%,地级市覆盖率90%。”工业城内繁忙一幕,交织成金健米业总经理郝建国口中“品牌深入人心”的具象图谱。
今年4月,工信部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,“中国粮食第一股”金健米业赫然在列。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作为粮业的少数入选者之一,金健米业的发展变革背后,掩映着整个湖南粮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闯关突围之路。
“全国每9碗米饭就有1碗来自湖南”——九分之一的占比,是湖南水稻千年耕作的深厚积淀,是鱼米之乡的产量勋章。
然而,在粮油市场无声的战场上,产量优势并非天然转化为品牌溢价。当“吃饱”不再是问题,“吃好”并“记住谁让你吃好”,成为更艰难的角逐。
回顾行业版图:1981年,深圳深粮控股扎根特区;1989年,益海嘉里金龙鱼集团的前身南海油脂成立;1998年,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成立,组建北大荒集团……粮油市场上,巨头环伺,群雄逐鹿。
彼时的中国粮油产业,正经历着粗放生长的阵痛:全国逾十万家加工公司星散城乡,平均产能利用率挣扎在四成以下,工艺陈旧,品牌意识朦胧。湖南大米,如何在强手如林的格局中刻下自己的名字?
时间拨回20世纪90年代末。当绝大多数国人仍习惯于在供销社米柜前,用瓢舀起散装大米时,金健已敏锐地捕捉到品牌化的时代先声。
“在那个年代,我们就率先注册了‘金健’商标,决心告别散装,拥抱小包装,要打造自己的品牌。”金健米业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姚正友回忆道。这一前瞻性决策,伴随着中国第一代色选抛光的免淘小包装真空大米在金健诞生,瞬间在业内掀起波澜,引领了粮油产品走向标准化、品牌化的行业新潮。
线月到来。上海证券交易所内,伴随槌响落定,金健米业成功挂牌上市,成为国内粮食系统首家登陆长期资金市场的上市公司。
沉重而响亮的槌声,是湖南粮业对“粮油品牌化困境”交出的一份破冰答卷,宣告着粮油产业从传统的计划流通、粗放加工,昂首迈向现代化经营与品牌价值竞争的新纪元。
在金健米业的企业展陈馆,灯光柔和地打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。从晶莹剔透的“桃花香米”到金黄油亮的“五月香菜籽油”,从乳香四溢的“嚼燕麦酸奶”到色彩缤纷的“新中意什锦果冻”,一条塞满金健自主研发产品的长廊,无声诉说着这家老牌粮企的创新基因。
“这是低钠挂面。”郝建国介绍,“过去,为增加挂面的筋道口感我们就往产品里加盐,现在反向突破——面条本身减少盐添加,把调味权还给消费者。”
这一“减法”背后,是金健对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减盐目标的精准回应,更是企业战略从“保障粮食安全”向“服务美好生活”的深刻跃迁。
但创新,绝非空中楼阁。支撑金健不断推陈出新的,是其身后坚实的科研堡垒——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稻谷加工研发技术分中心、省级技术中心、湖南省稻米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、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,这五大平台构成了金健强大的研发引擎。
回溯本世纪初,金健米业与江南大学、中国农科院合作的“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”项目,催生了米胚油、保鲜米粉等创新产品,荣膺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
2009年,金健米业联袂中国水稻所、湖南水稻所完成的“籼型系列优质香稻品种选育及应用”项目,其成果——优质籼型香稻和优质早籼系列品种,至今仍是金健“桃花香米”“小背篓米粉”等拳头产品的核心原粮,该项目同样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。
“我们的科研,一端深扎基地,确保原粮的优质与安全;另一端直抵消费者餐桌,洞察需求,打磨差异化的粮油乳品。”金健米业食品科学技术研发专家林利忠一语道破天机,“核心目标始终如一:让产品不仅满足营养所需,更要引领健康风尚。”
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,金健米业研发投入金额为3763.86万元,同比增长17.13%。横向对比其他头部粮油企业的年度财报,显而易见,行业多数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仍挣扎在5%左右,部分企业甚至会出现研发投入下滑情况。
在常德市桃源县、汉寿县的万亩优质稻订单基地里,有机水稻在物联网环境监视测定系统的“天眼”下生长——温度、湿度、病虫害数据实时回传,确保每一粒稻谷的纯净基因;在益阳市大通湖区、沅江南大膳镇,“虾稻共生”“蟹稻共养”等生态模式,让稻田化身立体循环系统,产出的大米自带“生态溢价标签”。
“这不仅是原料基地,更是品质策源地,从根源上杜绝了‘劣币驱逐良币’的风险。”金健米业运营部部长王镇帮说。
进入储粮环节,金健打造的智能粮库系统已实现分级管理、数据精准抓取。粮堆内部密布的温湿度传感器,构成24小时无死角监控网络;智能恒温技术让盛夏仓温稳定在20℃左右,如同为粮食装上“保鲜冰箱”,确保“桃花香米”历经数月仓储,烹煮时仍能复现新米般的清甜软糯。
这之后,大米将进入生产车间,在这里,国标仅是底线。金健的内控标准对“恶白率”“整精米率”等关键指标的精度要求远超行业水平。
金健米业大米车间主任任勇介绍,清理后的净稻谷通过智控变频换辊砻谷机脱壳,经四道碾米工序去除糙米皮层,此后米粒将进入凉米仓“沉睡”24小时之后,直到被抛光机唤醒,瑕疵米粒在色选机的蓝光镜头审视下被气流精准剔除。
在溯源系统支持下,稻米走过的每一步痕迹都清晰可见。消费者扫码米袋二维码,瞬间可穿透产业链迷雾:产自哪片稻田、何时加工入库、经手班次等信息一目了然。这套覆盖“赋码-关联-出入库-查询”全链的追溯系统,将“安全”从口号变为可验证的信任凭证。
环环相扣的科技链,直接兑现为市场统治力:在湖南餐饮渠道,金健菜籽油以超50%的市占率碾压性领先;旗下“桃花香米”累计销售超5000万袋,成为高端商超的引流王牌。
“未来的粮油竞争,本质是产业链整合能力的竞争。金健的‘护城河’,不在城墙之高,而在根系之深——深扎土地、深连用户、深融科技。”郝建国说。
产品生命周期,是产品或商品在市场运动中的经济寿命。生命周期的长度,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。对于粮油产品而言,其市场需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但也面临着品种迭代、消费偏好变化等诸多挑战。
“如果不能穿越产品生命周期,消费者一定是离你而去。”采访中,这是郝建国反复提及的一句话。
今年3月,金健米业国风巡游大赏在湖南省常德市桃花源景区举行。活动现场,桃花源景区内设置多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。美食与国风结合,带领游客感受别样的“桃源味道”,“美食品鉴区”新米炊香,“春日梦想征集墙”让游客写满对美好生活的期许。汉服巡游队伍穿梭桃林间,通过诗词飞花令等与游客趣味互动。
这场盛宴背后,是金健米业与桃花源景区于2025年3月达成的战略授权合作。累计销售超5000万袋的明星产品“桃花香米”披上新装:包装融入桃花源牌坊等景区经典元素,让传统大米烙印上千年文化印记。
“过去消费者买米只看价格和保质期,现在他们会为‘桃花源里的故事’买单。”郝建国点破核心逻辑,“文旅赋能将快消品转化为情感载体,产品生命周期从‘吃完了’延展到‘还想再去’。”
在占地2000亩的金健桃花源生态牧场,能够正常的看到每头奶牛脖子上戴着“智能项圈”,腿上套着“计步器”,它们每日听音乐,洗澡睡铺满糠料和细沙的“席梦思”,还有独立“单间”。
牧场内,农耕文化展示区、环保科普区、亲子休闲广场、小牛互动区等科普与娱乐设施一应俱全。在奶牛文化长廊,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亲眼了解“草变为奶”的过程。
“知道‘一棵草如何变一杯奶’后,孩子再也不剩奶了。”一位母亲感慨。这种“见证-信任-复购” 的体验闭环,使金健鲜奶复购率持续提升。
从湘北沃野的稻浪翻涌,到全国餐桌的米香四溢,一粒“湖南米”的闯关之路,映射的正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,传统产业向“新”而行的生动缩影。金健米业的崛起,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,更是湖南作为“鱼米之乡”将产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价值、将千年农耕积淀注入现代产业血脉的深刻实践。
一粒米的旅程,连接着土地与餐桌,更连接着传统与创新、安全与健康、产业振兴与人民福祉。